作者:赵世翔 核稿:杨曦东
为了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7月8日,石油学院组织全体教职工赴南泥湾革命旧址开展了学习教育,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认真参观南泥湾革命纪念馆,合唱歌曲《南泥湾》,深刻领会了南泥湾精神。
中央红军在陕北的时候,曾经面临着重重的困难。蒋介石调集了几十万的部队包围边区,实行严密的军事包围与经济封锁,要“困死八路军,饿死八路军”。陕北向来地广人稀,土地贫瘠,养活数万军队与干部,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毛泽东回忆那时的情景说:“我们曾经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冬天没有被子盖,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承担这个艰巨任务的三五九旅在名将王震的带领下开赴原本是荆棘丛生、野兽出没的南泥湾,开始了最为顽强的自我拯救:他们披荆斩棘,风餐露宿,以丝毫不亚于前线战士浴血奋战的精神,开辟了百亩良田,养猪养羊,织布纺纱,硬生生将不毛之地南泥湾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的好江南”。有了南泥湾的成就,有了南泥湾的收获,中国革命才度过了非常时期,红色延安才走过了寒冬。南泥湾精神也是红色革命精神的浓缩: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新世界,全靠我们自己。
杨曦东书记在讲话中希望大家继承和发扬南泥湾精神,以革命先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激励自己,在工作中勇于奉献、敢于创新,不断取得新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