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晚19:30在玉章楼第六阶梯教室,石油学院何永垚博士为学院石油工程专业师生做学术报告,题为“乍得Bongor盆地潜山储层成因及预测”的报告吸引了300多师生到场,会议由山宝琴副院长主持。
何永垚博士结合自己的科研成果,紧密联系学生野外地质实习,精选了该报告题目。首先以“二龟听法石”等精美图片为切入点,围绕四个“W”(What、where、when、why),形象地揭开花岗岩地貌的“特”与“峭”之谜,并对学生实习所见做了回顾和解析。随后重点介绍了花岗岩球状风化产物与油气储层的关系,以乍得Bongor盆地花岗岩潜山为例,详细介绍了该地区潜山形成过程、潜山类型、潜山储层特征及成因,总结了区内3种典型的储层发育模式,综合多种因素预测了该地区有利储层分布。最后何老师以“花岗岩精神”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早日成为令人赞叹的国之栋梁。
通过此次学术报告,大家对花岗岩的地貌成因及其油气关系有了深刻的认识,领悟到了课堂学习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见识到岩浆岩作为油气储层的典型实例,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增强了与会师生的求知欲和科研兴趣。报告会气氛热烈,与会师生对何永垚博士精彩演讲报以热烈掌声,这是石油学院系列博士报告会的第三场。